首页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建设与自然哲学的当代发展研讨会发布时间:2025-09-25
2025年9月21日下午,《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建设与自然哲学的当代发展研讨会在延安路校区中心大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此次会议由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哲学专委会、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 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侯惠勤受邀作主旨发言,南京大学哲学学院肖玲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河南省委党校周远方副教授、晓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培军副教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鋆良老师、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庞宝鑫老师受邀作交流发言。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团队成员参会。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深入研究自然哲学的当代发展对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方向的谋划、话语空间的拓展以及人才队伍的组织,更好地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 侯惠勤教授指出,自然辩证法课程建设与自然哲学的未来发展应把握三个要点:一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统一世界观角度予以把握,避免走向具体实证科学;二是要达成前提性共识,如明确知识有无边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知识体系的本质区别、吸收外来知识的原则标准、马克思主义有机融入各学科的方法等;三是要探讨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及发展趋势,打破传统专业界限,建立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真正的实证科学。 肖玲教授围绕自然哲学专委会发展、学科融合、研究方向、学生培养、期刊建设及学术活动规划等问题作了深入交流。张志丹教授认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应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整体高度来着手,注重对学术前沿问题的针对性回应,体现课程的张力。周远方副教授认为自然哲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如何从“第二个结合”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哲学阐释意义重大。赵培军副教授围绕主观辩证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展开论述。张鋆良老师分享了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建设上的相关经验。庞宝鑫老师探讨了地理学研究与恩格斯自然观之间的连接点,进而说明科学认识与哲学认识的相通性。 最后,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任课老师就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与参会专家进行了交流,气氛热烈。此次会议为自然哲学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影响力的扩大以及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持续精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