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乡村导师亮相东华大学,县域实践燃动思政课堂


发布时间:2024-10-12


为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近日,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盼红老师负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显得有点不一样,教室里学生坐的满满当当,讲台上不时还出现了几张“接地气”的面孔。原来,这堂课迎来了宁波宁海县的五位宣讲导师——吴育佳、陈龙、郑莲亚、杜支锐与许晋慆,他们把基层最鲜活的实践案例带了过来。刘盼红老师携手5位乡村导师共上一堂课,主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吴育佳老师为同学讲述宁海县生态文明建设案例)

5位乡村导师分别从乡村治理、非遗传承、文化创新、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5个维度,为同学们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实践的出色成就。同学们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沉浸入神,课堂被精彩的实践案例点燃。

宁海县“缑火”青年宣讲团成员吴育佳老师以“人亦山光,自在宁海”为主题,为师生们深情讲述了宁海县双林村的故事。吴老师引领师生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徐霞客游记》中传奇的开篇之地——宁海县,吴老师特别提到宁海县双林村在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发展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从生态治理到文化传承,从工业创新到非遗活化,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宁海人民在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与卓越成果。

(国家级非遗泥金彩漆传承人陈龙老师在课堂与学生互动)

国家级非遗泥金彩漆传承人陈龙老师,携带着他亲手制作的作品登场。陈老师在课堂展示了多件获奖泥金彩漆作品图片,这些非遗作品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兴趣提了起来,其精湛工艺令同学们赞叹不已,课堂被燃动起来。陈老师强调:“保护与传承非遗不仅是责任,更是对文化的尊重与延续。”他呼吁在座师生关注并参与非遗保护,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郑莲亚老师讲授前童古镇的建设案例)

浙江省劳动模范、宁波市金牌调解员郑莲亚老师,为师生们讲述了宁海县前童古镇的故事。“打造乡村,你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她分享了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前童古镇的情景,她认为正是响应了总书记当年“要好好保护,不要急于开发”的重要指示,古镇才在修缮古宅院、优化基础设施和开发旅游产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的前童古镇已经成为集观光、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造福了一方百姓。

(杜支锐老师和同学们讲授“变与通”的生态实践案例)

宁海第三医院团支部书记、宁海缑火青年宣讲团成员杜支锐老师,以“变与通”为主题,讲述了宁海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和“两山理论”的实践,宁海通过生态环境变革实现了香鱼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杜老师鼓励同学们:“新时代,更是年轻人的时代,要敢于创新、善于变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许晋慆老师讲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例)

宁海县西店镇发展服务办统计工作专员、宁海县“缑火”青年宣讲团成员许晋慆老师讲述了宁海县手电筒产业和得力文具的转型升级的案例。从西店镇手电筒企业家包机参加广交会打开国际市场,到得力集团从文具制造商转型为科创型企业并掌握核心技术,再到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宁海县在工业领域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勇气和智慧。许老师呼吁“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实干、革新攀高,续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之路。”

本次课堂不仅让同学们深刻领略了宁海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卓越贡献,更激发了大家对于改革创新、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的深刻思考。刘盼红老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一门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离不开实践,乡村导师进课堂让鲜活的实践走进同学之间,跨越了时空,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冯炳赫同学课后感慨道,这是一堂与众不同的思政课,今后自己也要努力将所学知识用于乡村振兴。同学们纷纷表示乡村导师带来了真实震撼的课堂体验,他们将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东华马院与浙江省宁海县合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涵盖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诸多重要领域。校地双向奔赴、大学教师与乡村导师双向出场,东华马院探索出了一条思政育人的新路子,也彰显了大思政课建设的样本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