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新时代、新格局、新动能: ‘大思政课’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10-09


为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创新赋能思政教育,9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新时代、新格局、新动能:‘大思政课’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讨会”。会议由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东华大学基地)、东华大学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进思政课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王治东工作室)承办。来自上海、西安、内蒙古、河南等地近2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宣传通讯》等媒体领导专家共计3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主持。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发表致辞对各位专家领导参加会议表示欢迎,指出“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理论视野的研讨,也需要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东华大学作为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采取“以正合、以奇胜”的方式,不断拓展整合育人资源,积极推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对接,通过资源、平台相关的一切支持思政课的要素的有效组合,不断提升课程建设的实效性。此次会议集研讨会、调研会、咨询会于一体,目的就是汇聚各位专家学者的思想智慧,共同交流“大思政课”建设的要素内涵、思路方法和难点困惑,从而建构思政课建设的新动能。

《文汇报》理论部主任杨逸淇主持会议主题发言,解放日报社党委原副书记周智强发言指出,学校思政教育是教育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体,关键点在于解决长期存在的“水过鸭背不透毛”问题,他结合如何激发或用好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功能阐释如何创新思政教育。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春晖教授从校内外两个维度阐述“大思政课”实践改革路径,包括探索专题教学走班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对,如何围绕区域发展目标开设“行走的思政课”。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樊建武教授发言指出“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新形态,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主导性,推动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好社会育人资源,改进教育方法,要用好“大思政课”理念,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组织部部长,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国娟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突出反映了基于“大思政课”的底层逻辑,即问题意识、实践导向和协同联动,突出实践导向,着眼于立德树人目标,把更多社会资源调动起来,真正构建“大思政课”的大格局。

会议交流发言分别由《上海宣传通讯》执行主编吕东卉、东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德红主持。

在交流发言第一阶段,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云文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丹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梅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爱祥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淑娟教授分别作交流发言,共同围绕“大思政课”症结难题破解,从紧抓思政课程群核心、引入各类社会资源、创新教学范式、数字赋能和协同联动等方面,研究推动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

在交流发言第二阶段,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家林教授、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游昀之教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文杰教授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交流,围绕社会实践组织、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结合学校特色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进行交流,深入总结和探讨创新“大思政课”的实践模式与具体路径。

本次研讨会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推进 “大思政课”建设系列研讨会之一,旨在充分吸收各位专家学者的经验智慧和意见建议,使之转化为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下一步,学院将以上海“大思政课”重点试验高校建设为契机,强化育人资源整合、课程内涵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切实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和育人成效。